收藏本站 | 患者意见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 > 外媒报道 >

《楚天都市报》2021年9月1日报道:武汉市第六医院神经外科 严谨精细不失温情 “铁规医生”张志强撑起患者一片天

《楚天都市报》2021年9月1日报道:武汉市第六医院神经外科 严谨精细不失温情 “铁规医生”张志强撑起患者一片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强的口头禅。

走进医院外科楼九楼神经外科病区,随处可感受到严如军队的铁规,哪怕就是在医生休息间,被服也都叠放得整整齐齐。

“我和医生钱晟、刘宗霖都是军人,2020年转业至武汉市第六医院。”张志强笑称这就像“一个军旅团队的入驻”,而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科室筑牢团队铁规,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该院神经外科独立开设病区以来,张志强主任带领团队仅用三个月时间,就让科室的业务量、业务水平都疾速提升,在全院乃至整个业界都引发关注。“神经外科胜在团队,赢在细节。”张志强表示,神经外科历来是高学历聚焦、高风险并存的学科,六医神经外科必须不断夯实基础诊疗,同时在设备设施、人才建设上出新招、奇招,“简单地说,就是各个维度都要做精做细,迈步上新台阶。”

【夯基础】

添置顶配设备 拓展业务范围

今年以来,神经外科先后购进了神经内镜立体定位、全进口套系显微镜、电磁导航系统、动力系统、神经电生理监测仪、CUSA(超声吸引装置)等先进设备,大大保障了操作的精度,让医生们如虎添翼。

目前,在张志强的带领下,科室可开展全系统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涵盖五大方面:颅脑损伤外科治疗,具备健全的颅脑外伤治疗体系;微创化脑血管疾病手术,神经内镜立体定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及血管内镜治疗;规范化肿瘤显微手术,可开展各类颅脑肿瘤,如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的显微手术,以及开展椎管内肿瘤如脊膜瘤、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椎管棘突复合体复位重建;个体化神经功能性疾病治疗技术,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系统化意识障碍(昏迷)促醒治疗,具备功能磁共振、经颅刺激联合脑电图、诱发电位(ABR、SEP)检测等高精准意识障碍评估技术,可实施多种神经调控治疗进行昏迷促醒,如深部脑刺激(DBS)、高颈段脊髓电刺激(SCS)等手术治疗,经颅电刺激、正中神经刺激等无创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临床上已取得良好疗效。

【强人才】

敞开胸怀办科 提高诊疗水平

“神经外科的灵魂就是人才。”张志强说,“要敞开胸怀办科室。”

2021年,神经外科从三甲医院引进了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兼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医学博士杨珉。他的到来,促使学科在颅脑损伤、血管性病变、颅脑肿瘤上取得了新突破。

46岁杨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现在看到他在科室走廊里自如行走,怎么也想不到前不久他刚历经过人生大劫。杨先生患高血压多年,降压药常常是三吃两不吃,血压一直没控制好。6月底,他在与友人撮虾子时突发小脑出血,120第一时间将其送往了武汉市第六医院。张志强连夜带领杨珉博士为他手术,气管插管、钻孔、建立通道、内镜下血肿清除,整个手术一气呵成,术后,杨先生复查CT,血肿已完全清除,预后较好。

逢山开道,遇水叠桥。7月8日,在武汉市第六医院手术室,神经外科张志强主任、杨珉博士联手泌尿外科刘锋主任,共同为58岁的马师傅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钻孔、穿刺置管入脑室、腹腔镜辅助下摆位至直肠、膀胱陷凹……两大科室高手联袂,2个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让患有脑积水的马师傅症状明显改善,为他后期康复奠定基础。

【融人文】

打造温度科室 融洽医患关系

2021年3月,一车祸重伤,在外院已判“死刑”的患者历经67天的悉心治疗,特护,奇迹康复,顺利出院。出院前,她的儿女为六医院神经外科送上了“急公尽义,仁心精技”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提起救治,感激不尽。患者女儿说,六医院整个医护团队不离不弃,将父亲从死亡线边缘上拉回来。当时,这名患者先在外院治疗,后转入六医院神经外科。会诊后发现,患者左侧耳道间断有淡黄色液体流出,结合他存在颅底骨折且持续昏迷,高热,身体营养情况极差等情况,张志强认为他存在肺部和颅内严重感染。尽管治疗风险很大,但张志强与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同管理,放手一搏,硬是将患者从垂危状态救了回来。

患者女儿说,父亲在六医院的67个日日夜夜,张志强每天都来查房,过年七天也不例外。“他实时紧盯父亲的变化,尤其是父亲还在重症医学科时,他楼上、楼下跑,与朱国超主任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张志强的细心、耐心,令她十分感动。还有神经外科护士长喻婷婷所带领的护理团队,除常规护理外,还为细心地处理着患者的大面积褥疮,“每天换药,护士们都得半蹲着,一换就是半个多小时。我父亲能活过来,能恢复到现在生活可自理如初,张主任和这里的医生护士们,实在付出了太多。”

喻婷婷透露,张志强牵头科室后,对每一个医疗服务细节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神经外科患者特殊,病情重、失能或半失能、住院周期较长,医护服务更是一场“持久战”。张主任在科务会上,以军规铁律来要求团队中的每一员,同时在情感沟通上,要求团队要倾心、用心、走心,共同打造温度科室。

【强品牌】

牵手业界大咖 睦邻互动相知

加盟武汉市第六医院后,今年元月,张志强团队牵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雷霆、舒凯等八大当家教授轮流来院坐诊手术,传帮带教,利用联盟优势,搭建一个开放式办科平台,助力诊治水平全面提升。此外,科室还与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形成互动机制,不断拓宽朋友圈,紧跟前沿方向,瞄准学科定位,开放办医,惠民利民。

在与110、120医警互动上,建机制、强联系、助发展,随着医院盘龙城院区、一元街院区、江汉大学校医院等多个分院区的成立,学科优势深度辐射下沉,建立神外绿色通道,做好院前、院中、院后三位一体全程管理,为患者挺过手术关、水肿关、感染关、血栓关、康复关,收获优质预后。

神经外科无小事,事必躬亲,同心同向,才能助力学科发展。市六医院神经外科张志强主任上任以来,他坚持每日查房,工作日8:00带领团队准时为在院患者查房,休息日8:30查房,任何节假日从不会落下。他对记者说,心里惦记着患者已成为了日常。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将重症患者、手术患者在脑袋里过一个遍,遇到疑难病案,第一时间联系资深专家团支招。此外,在抓好医疗同时,人文服务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憧憬未来,市六医院神经外科张志强主任说,“设备、人才、医疗、管理”这四个词语可高度概括“强科之路”,它们已经形成有序互动,强科之路必将更为广阔、平坦。(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袁莉 刘望 罗瑶 陆旑婷)

媒体链接: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109/01/content_12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