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6月16日讯(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刘望)自从儿子生病,孩子妈妈每天上网、打听、查资料,硬是固执认为儿子得的是川崎病。入院后,她甚是一天几十次跑到医生办公室去理论治疗方案,直到孩子痊愈她才明白是自己判断错了,带着儿子到办公室为自己的执着致歉。“患儿家属担忧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每日数十次找医生,属于焦虑过度了。”谈起此事,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李晓军表示。
4岁的魏果家住香港路。今年6月初,他双眼睑浮肿,眼睛充血,嘴周皲裂,脖子上有包块。魏果妈妈吓坏了,赶紧上网“补充知识”,并四处找人打听,再回到网上对照,因发热一直在家口服用药,第4天,他妈妈发现其双眼睑浮肿明显伴颈部包块、双眼结膜充血、口周围皲裂、杨梅舌、扁桃体化脓,第一时间四处打听类似小朋友的病情,并在网上逐一对照,综合多方信息后,她“诊断”魏果得的是川崎病,并带他前往武汉市第六医院就诊。
“医生,我的孩子得了川崎病,怎么治?”魏果妈妈一进入诊室,就直接发问。儿科主任李晓军建议先做检查再下结论。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她发现魏果虽然有类似症状,但颈部淋巴结呈“串珠”样肿大,并非川崎病的融合团块状淋巴结,再结合入院期间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等辅助检查,她诊断孩子得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经数天对症抗病毒治疗,魏果的眼睛浮肿、结膜充血、口周皲裂、扁桃体化脓、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均有好转,就是仍然发烧。急如焚的魏果妈妈天天以泪洗面,认为医生处理有误,每天反复去医生办公室“讲理”。每一次理论,李晓军主任都会耐心劝导她说:医生有医生的临床经验与判断,你就安安心心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治疗的事妥妥交给医生就好。
随着二次复查EB病毒感染指标阳性出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予以最终确诊,同时也证实了李主任初诊判断。后续使用小剂量丙球、激素后,魏果体温的也终于降下来了。6月15日,他康复出院。
出院前,魏果妈妈带着他来到了儿科医生办公室,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她说,孩子生病时,自己简直像着魔了一般,天天疑心是川崎病,“我每次跑去办公室跟医生们讲,也不为什么,只求个心安。当时自己只顾着急,根本没有考虑过医生的感受。”她表示,出院前,自己一定要来表达歉意,“如今,看着儿子活蹦乱跳,我这当妈妈的心,才从悬在半空真正放下来。”
李晓军表示,不少疾病会有相似症状,但治疗路径完全不同,作为医生一定会对开具的每一个治疗方案都高度谨慎、逐一负责。她还表示,孩子毕竟是妈妈的心头上,孩子一病,“上网看帖、查阅资料、寻找同类病友”是当下不少宝妈的首选“三大技法”,“但是医学毕竟是个专业领域,家长们的‘初诊’往往存在错误,弄不好甚至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建议家长们在孩子生病期间,治疗方面的事请放心交给医生们来负,家长多陪伴、多安抚宝宝,跟医生打好配合,帮宝宝们早日康复。”
媒体链接:http://www.ctdsb.net/html/2020/0616/hubei314576.html?mobid=GLT72&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